从地图上看,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,东邻武威、金昌,西连酒泉。西汉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年),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,战败匈奴,浑邪、休屠二王率众归汉。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取“张国臂掖,以通西域”之意,置张掖郡。张掖古为河西四郡之一,是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外交中心。
刚到张掖,就遇到西北常有的大风天气。市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在风里飘摇,落下一种不知名的绿色小花,铺了满满一街,很是好看。
走进这座城市,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在发酵。我站在古人曾站过的地方,回望中华文明。我凝视着这座城市,聆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,追忆着中国文化的铿锵步履终于落在这苍莽边陲大地的邈远足音。大地静默,时光流淌,古时征战的声声号角,湮没在北方遒劲的风里。
这风中的张掖啊!
车子在西北高原上奔驰,进入张掖山丹县境内,一段段壕沟土堎、残垣断壁蜿蜒于平沙莽野之中。它们有时起伏延伸在山梁沟谷,有时钻入绿洲村田,同行的人告诉我,那就是汉代和明代修筑的长城。铁路、公路有时亦穿行其间,历史与现实纵横交错,完美奇妙地融合在一起。
考古专家调查发现,张掖山丹、高台等县区都遗存有汉代所筑的长城,现存长度达百余公里。长城是立体防御工程,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工程,从战国、秦汉到明王朝都有过大规模的修筑。
河西原本没有长城,汉武帝派霍去病两次在河西作战。黄沙漫漫,鼓角声声,汉家逐匈奴后据有河西,在河西设置四郡的同时,从内地移民屯垦,发展农业。为防止外敌来犯,维护境内安全和丝绸之路畅通,汉帝国在河西修筑长城和烽燧。
汉代修筑长城,按照“察地形、依险阻、坚壁垒、远望堠”的原则,因地制宜而建。平川、戈壁的长城采取墙与壕、燧相结合,沙漠地段用土坯、石片垒筑,有些则因隘、因岩、因路选险要处筑关塞,以控制四围。
西汉政府在河西长城沿线筑了许多“亭障”,供军事上防守瞭望之用。因为“亭障”设有烽火,所以又叫“烽燧”。“亭”和“障”即烽燧墩。小的叫“亭”,大的叫“障”,由戍卒防守,负责垦田生产、打仗保边。
张掖境内的烽燧墩台主要分布于龙首山、合黎山以及祁连山北麓各山口的要隘、制高点和道路、堡站、村庄。这些亭障大体上以2.5公里至5公里的距离排列在边塞上,把亭障、烽燧连起来就是长城。如有敌情,戍卒就根据不同情况,放起烟火信号,向后方报警。
到了明朝,为巩固北方边疆,防卫蒙古骑兵南下骚扰,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徐达修筑长城,此后历代均有修筑。辽阔的边塞,一次次牵动着中原的神经。甘肃境内的明长城,大部分是明世宗嘉靖元年(公元1522年)以后修起来的。
我望着车窗外的这片土地,仿佛看到戍边的将士疆场厮杀,埋骨他乡;听到一曲羌管悠悠,慰藉他们那一份浓浓的乡愁。他们背井离乡,守望天涯,只为了守护好丝绸之路上这咽喉地带的热闹与繁华。
黯淡了刀光剑影,远去了鼓角铮鸣。如今的张掖,凭着其独特的地貌“七彩丹霞”而天下闻名。景区宣传语“一眼七彩丹霞,天下群山无色”,更是道尽其天下无双的自然奇观。丹霞地貌色彩艳丽,层理交错,气势磅礴,场面壮观。周边的山峦、河流、田园、村庄、炊烟与之映衬,宛如一幅风景名画。
在距张掖市区8公里处,有一个沙漠。近年来,因为绿化工作做得好,这块沙漠正逐渐变小。站上沙丘头,耳边隐约传来驼铃声。一眼望穿千年,古时候,这里黄沙漫天,是何等荒凉呢?看到那些倔强挺立的胡杨守卫在风里,它们或许已经历时千年,一瞬间,你会产生一种错觉:时光仿佛静止,一千年和一天,没有区别,没有变化。
这是风中的张掖!
忽忆起明朝李永茂所作的《忆丹霞山居》:“云半结庐夜授经,流泉细细晓来听。天空但立千群竹,月落犹余数点星。雁阵南飞悲故国,螺川西望恨街亭。三岩一出秋容老,惭愧闲身泛水萍。”明朝时,相对于中原,地处大西北的张掖是荒凉的边塞之地。官员被贬值守,远离家乡和亲人,远离朝廷,身似无根之萍,难免会有几多伤感喟叹。
而如今,呼啸而来的列车跨越千山万水,在大西北苍劲的风中,连接起东西部飞跃发展的桥梁。我们挥手离别张掖,看到车窗两旁广袤的田野上牛羊成群,这风中的张掖,分明是那样美丽富饶,让人见了不得不心生喜悦。
长城古城新貌发现之旅
线路组成:辽宁(北镇市、辽阳市等)—河北(秦皇岛市山海关区、迁西县等)—天津(蓟州区等)—北京(昌平区、怀柔区等)—河北(保定市、张家口市宣化区、正定县等)—山西(大同市、偏关县、宁武县等)—陕西(绥德县、榆林市等)—宁夏(银川市、固原市等)—甘肃(张掖市、临洮县等)。
线路特色:发现古城新貌,领略古城新韵。长城沿线分布着许多古城名镇,这些古城犹如珍珠点缀于万里长城内外。曾经的边塞要地,现今已成为百姓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。本线路主要选取明长城的九边十三镇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让人们探古揽胜,品读古城文化,感受长城的勃勃生机与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