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有两个地名含有“蕲”字,一是湖北黄冈市的蕲春县、蕲州镇,另外一个则是宿州埇桥区的蕲县镇。
蕲春,据晋代刘伯庄《地名记》记载:“蕲春以水隈多蕲菜(水芹菜)”,因之得名,北宋乐史《太平环宇记》承其说。蕲,一名水芹,蕲春意为蕲菜之春。
而宿州的蕲县,这里的蕲,蕲草是指当归,不是一回事。
宿州蕲县,以蕲草、蕲水而得名。又称蕲城郡、蕲阳等。
蕲县,秦置县。秦朝统一全国后,以周朝诸侯国楚国的蕲邑为名置蕲县。至于坊间传言周朝时期蕲县曾是诸侯国,历史上并无记载,说它是诸侯国君儿子的封地是有可能的。
蕲县古城周长约11-12里,西、北城垣遗址尚存,亟需保护开发。
蕲县历史悠久,古代辖地北接汴水,南抵淮河,多次大战都发生于此,《史记》载楚王负刍四年(前224年),秦将王翦破楚师于蕲南,杀楚将项燕。
大泽乡秦朝时期隶属于蕲县,蕲县是陈胜吴广攻克的第一座城池。
而东汉末年,曹操攻打袁术,就绕不开蕲县,史书中记载为蕲阳,被人误解为蕲春。
南宋开禧北伐时期,宿州失利,只能退守蕲县,猛将田俊迈就是在蕲县城内被被郭倬出卖了,献给金人。
南宋末年,蒙古占据宿州,元朝将领张晋亨之子张好古驻守蕲县,夏贵北伐,收复蕲县,斩杀张好古。
还有很多发生在蕲县的战事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那么,蕲县是何时被废的呢?
宋蒙联盟,端平入洛,南宋收复宿州,而不久后,蒙古南下侵宋,占据宿州,南宋依靠淮河、涡河天堑,在原宿州蕲县荆山镇(淮河北岸、涡河南岸)建设城池,设置荆山县、怀远军,荆山为城,义在怀远,肩负着收复山河的重任。
而怀远也是蒙古一直未能直接攻克的城池,直到南宋灭亡前夕,夏贵带着淮西投降蒙古,怀远才沦陷。
山河沦陷,蒙古占领宿州后,因战争导致人烟稀少,撤废符离、蕲县、灵璧、临涣并入宿州,除了灵璧后来复立之外,其他古县再也没有恢复县治。
蕲县古城南临浍河(古称涣水),是浍水之畔的千年明珠。